兔毛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獭兔养殖业的回顾及思考

[复制链接]

1820

主题

1821

帖子

5528

积分

版主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金币
5527
注册时间
2011-4-22
最后登录
2017-8-2
在线时间
281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19 23:2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谷子林博士在第23届全国兔交会上的主题演讲

  编者按:有参会代表建议,谷子林老师讲的太好了,建议《中国兔业》应原原本本的刊登出来,不要精减。我们接受了代表的建议,原稿照登。

  各位同仁: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这次大会并与大家一起交流。初步了解,发现本次会议一些新的特点:新面孔多、大型养殖企业多、参与流通的老板多、省市代表多、相关产品多、参赛种兔多,即“六多”。说明我国獭兔养殖业蓬勃开展,大会广泛受到关注。

  王永祥主任要我在会议上讲讲。我作为一个从事养兔研究的科技人员,仅仅在养兔技术方面做了些工作。因此,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少,难免挂一漏万。我讲的题目是“我国獭兔养殖业的回顾与思考”,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一、獭兔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獭兔,作为普通肉兔的一个突变品种,尽管其面世仅仅八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其特殊的商品属性,较高的商品价值,因而备受消费者喜爱,迅速在世界很多国家饲养。

  追溯我国獭兔养殖的经历,起初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传教士带入,后又从前苏联引进,但由于种种原因,均逐渐退化和自行消亡。1979年港商包起昌为支援家乡建设,从美国引进一批,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也没有发挥应有作用。80年代初期,农业部和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相继从美国大量引进种兔,使獭兔在全国多个省市饲养。尽管市场多变,风波四起,但为我国獭兔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90年代以后,獭兔生产逐步步入商品生产轨道,我国一些企业相继从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引种,并利用这些遗传资源,进行獭兔品系的选育,使质量逐步提高,数量大幅度增加。难以统计,我国每年獭兔的饲养量和出栏量到底有多少,根据笔者的估算,近年年出栏约2000万只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免皮加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以往以原皮出口为主的格局。不仅可以通过加工增值增效,而且完成了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使獭兔产业化的雏形初现倪端。毫不夸张地讲,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獭兔养殖数量最多、皮张加工最多、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也可以这样讲,獭兔业是朝阳产业,獭兔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二、怎样看待波动的市场

  尽管我国獭兔业取得了斐然成就,但发展并不顺利,数次起伏波动,高潮低谷交替。使一些刚刚步入獭兔行业的人对于多变的獭兔市场感到困惑和迷茫:“怎么獭兔市场就像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呀?!”。

  自獭兔在我国养殖以来,无论是兔皮,还是活兔,其价格总是在起伏波动。如何看待市场波动?其波动有什么规律可循?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了解以上问题,对于每个从事獭兔行业的人而言,都是有益的。

  獭兔皮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市场交易,价格的波动是正常的。对于养殖者来说,我们不能理想化奢望市场价格--永恒的平稳和持久的高价位运行,那是不存在。但是,频繁的大起大落也是不正常的,必然对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根据几年獭兔及其皮张市场波动的状况,其基本规律是每3~5年一大变,1~2年一小变。而价格的波动有地区差、季节差等。

  地区差即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地区之间的价格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通和信息传递不畅通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目前我国的交通和信息事业较发达,较前些年比较,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的地区差逐渐减少。但边远省份和欠发达地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依然存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主要原因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不同步造成的。

  季节差即在一年的不同季节里,兔皮和活兔价格存在的差异。一方面受供求的制约,一方面受季节变化对兔皮质量影响的制约。一般来说,夏季皮张质量不如冬季,因此,价格存在冬高夏低的现象。

  我们可以回顾近5年獭兔皮市场的变化:

  2000年是獭兔皮火爆的一年,当年12月份达到最高峰,头路皮70元/张,然后2001年一路下滑,2002年春节前,大量商品兔皮上市,价格猛跌,头路皮最低达到28元/张。2002年春节过后,獭兔皮价格开始平稳上升,上半年头路皮价格基本保持在35/元左右。一直到2003年4月份,价格越过40元大关,并且逐步上升。到2004年5月份,头路皮已达到50元/张。但此后价格逐渐下降,至2005年上半年,市场萧条,价格低,皮货商对皮张质量要求苛刻。但是进入今年秋季之后,獭兔皮逐渐出现转机,优质兔皮有较高的价位,一般特、一级兔皮在45-55元之间,但质量较差的兔皮销路不畅,价格仍然很低。

  从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变化基本可以看出,以后的獭兔皮质量和价格将逐渐趋于一致,即优质兔皮受青睐,低质兔皮受冷落。

  我国的獭兔皮目前绝大多数是直接和间接出口,因此,其价格通常受国际裘皮行情所左右。裘皮行业价格起伏一般是5年一大变,3年一小变。因此,獭兔皮市场也存在相似周期波动的现象。这种周年怪圈主要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制约形成的,难以避免。

  是否目前兔皮供大于求了呢?我认为,是相对过剩,即优质兔皮供不应求,而劣质兔皮比例过高。因此,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质量是关键。

  三、反思

  几十年獭兔的发展,给我们的启发很多,今天,我重点讲以下三点:

  (一) 立足商品生产

  很多人给我打电话或来信咨询:獭兔能否养?何时养?养多少?怎样养?我讲:你是将獭兔养殖作为一项事业还是作为一次赌博或投机?如果作为一项事业去做,獭兔可养,不仅今天能养,明天能养,后天也能养,永远能养。早养早受益,晚养晚受益,不养光看干生气。养多多获益,适度规模看能力。如果作为一次赌博或投机,追着市场走,越走越迷糊。赶巧了,瞎猫碰到死耗子,捞一把。没有长远观点和长期打算,多数是以亏本为结局。

  而我们冷静看看,从事獭兔养殖者的出发点是什么?根据我的了解,相当一部分兔场以发展种兔为出发点,以高价出售种兔为手段,以获得高额种兔利润为目的。我们不能责怪任何一个种兔场,只要你有这样的技术实力和合法经营,你的任何活动无可厚非。但是,种兔的培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有扎实的遗传育种学理论基础,完善的育种制度,严格的育种手段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培育一个种兔,事前进行选配计划的制定,即有意识地组成种兔的遗传基因;然后进行严格的选配和培育,种兔的选留,至少需要3~4次阶段性选择。培育一只优秀种兔,需要从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后备兔中,经过严格的选择才能脱颖而出。没有淘汰就谈不上育种。而众多的种兔场,你们能做到吗?

  对于绝大多数獭兔养殖者来说,应立足商品兔生产。因为种兔的市场需求是少数,特别是对于獭兔来说,它是一个纯种,不是配套系,可以自我复制。只要严格按照育种要求操作,一个群体建成之后,很少再大批引种。而多数兔场,特别是家庭兔场,不具有育种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手段,应立足商品生产。只要饲养优种,科学饲养,即人们常说的良种良法,就可取得相当的效益。

  (二) 质量是生命

  尽管目前我国獭兔的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兔场得到了国家某些机构和群众性社会团体的认可和高度评价。有的被评为金奖,有的被评为A级等等。但是,从整体来说,我国獭兔的质理水平是较低的。特别是那些小规模家庭兔场,差距更大。可能有人这样说,我的兔子质量不错,前年每张能卖到50-60元。那是在市场高潮期,供不应求的特殊时期,是历史上少有的短暂阶段,这叫萝卜快了不洗泥。从近期的尚村特种毛皮动物兔皮行情可知:獭兔皮生皮,特级70-80元,一级45-50元,二级30-40元,三级20-30元,四级5-10元。由此可见,优质优价,劣质低价。一张特等皮是四级皮价格的7-16倍。同样是一张皮,价格如此悬殊,说明一句话:质量是獭兔的生命。

  数量和质量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就某项商品生产而言,没有质量,数量越多,效益越低。目前的畜牧业已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发展獭兔生产,必须树立质量意识。獭兔及其产品是商品,商品必须有其使用价值。决定其使用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质量。过去确实存在忽视种兔质量的问题,认为凡公能配种,是母可产仔。见公就留,是母就配;有人认为,我买来的是好种,所生的后代必定好。其实,好种产的未必都是好种,好种未必都产好皮。好种是选出来的;有人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趁市场行情好,多卖种兔,采取早配和频密繁殖,即所谓的早生仔兔早获益,多生仔兔多获益,多仔多利的理论,造成品种的逐渐退化。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怎样才能提高獭兔皮质量呢?笔者从事养兔研究近24年,近十年来重点对研究獭兔。先后完成了国家和河北省的科研课题四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如果把提高商品獭兔质量的技术进行简化,即四个三关键配套技术。也就是重点抓四项技术,每项技术重点抓三个环节。这四项技术分别是:品种选育、饲料营养、繁殖技术和疾病防治。

  1、品种选育 对于家庭兔场而言,獭兔选种难度很大。由于各兔场情况各异、规模不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制定指导性选育方案,应该重点突出。根据不同性状的遗传相关性,最终确定了以自选自育为基础,少量引种为辅,体重体型、被毛密度长度和平整度三结合的简化选育指标。其选种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种兔选种简化评分表



级别
指标
评分
备注

体重
3.75~4.0千克
30
1、体重:指8月龄以上的成兔。早晨空腹称重。

2、标准体型:头大小适中,短颈、宽胸、方体,粗腿、厚脚毛;合格体型:以上六点1-2处达不到标准;较差:3处不标准。但允许母兔头较长,体躯偏长,颈下有肉髯。

3、被毛密度:用游标卡尺测定背中部被毛1厘米的厚度(毫米)×1.35,即为被毛根数(万)。

4、被毛长度1.6-2.2厘米之间为合适。每超过2.2或低于1.6厘米1毫米,降低1分。

5、平整度:粗毛率低于5%,全身被毛平整为平;被毛有2处以内不平,粗毛率低于6%为较平;有三处不平,粗毛率为6%~7.5%,为较差。

3.5~3.74千克
25

3.0~3.4千克
20

体型
标准
10

合格
8

稍差
5

被毛密度
≥1.70万
30

≥1.40万
25

≥1.10万
20

被毛长度
1.6~2.2厘米
10

被毛平整度和粗毛率

20

较平
15

较差
10

  关于育种方案问题:育种包括两项具体工作:选种和选配,二者互为基础和前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生产中很多兔场在獭兔的选种配种中,仅仅看看外表,不进行系统测定和记录。没有严格的选择差。也就是说,选种的随意性很大。高兴了多留几只,看哪个顺眼就留下哪只,这样是很盲目的。选种首先要有一个方案:

  第一,配种计划,谁与谁配。根据血统、年龄、被毛品质、体质类型和其他品质,制定选配方案。将兔群中的所有种兔分成三六九等,将一等的种兔作为核心育种群,从他们的后代中作为留种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在选种之前,有计划地将优秀基因进行重组,有意识地生产优秀个体;

  第二,阶段选种。选种是一个细致工作,不是一次成功的。要从出生到配种产仔乃至哺育三胎后代之间进行不断的观察和考验,将那些优秀个体在竞赛中挑选出来。起码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断乳,第二,三月龄,第三,初配,第四,有了后代之后。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选种内容和重点。断乳阶段应将断乳窝重、断乳仔兔数、断乳成活率、断乳均匀性作为重点;三月龄时将体重、饲料消耗、被毛品质作为重点;无月龄将体重、被毛品质、性特征和抗病力作为重点;有后代后将哺育后代的能力作为重点。

  第三,选择差。没有淘汰就没有选择,二者是同时存在的。选择差也就是选择的比例关系。在一个群体中,选择差越大,说明选种的力度越大,即将最优秀的个体选出来了。比如说,一个群体300只,三月龄的体重平均2千克,如果全部作为种用,这个群体的体重就是这些。如果选择一半作为种用,即选择150只做种,那么被选种群的3月龄的平均体重可能是2、25千克,如果将其中的25%作为种用,及选择75只做种,可能被选择的群体3月龄平均体重就是2、35千克,如果将其中的10%留作种用,即选择30只作种,可能被选群体的3月龄体重是2、40千克,如果将其中的5%选择,及仅选择15只作为种用,可能被选择的15只兔的平均体重达到了2、5千克。这个例子很简单,就是优中选优,越选越优。好坏全留,永不优秀。

  第四,同条件比较。选种忌讳片面性和非公平竞争性。比如说,从两只3月龄的母兔中选择一只,仅仅看体重,A是2、4千克,B是2、5千克,可能很快下结论,B被选中。但这样未必就是最理想的选择。应该查看记录:A和B断乳时各为几只同胞,体重各多少;如果他们相同,这能说明问题。如果A断乳同胞数受5只,断乳体重是0、6千克,而B是8只,断乳体重是0、4千克,那么,三月龄的选择仅仅看体重就不公平。再如,同样在产后小兔断乳时从AB两只母兔中选择一只。不仅要看产仔数、泌乳力、母性的断乳成活率和断乳窝重,更重要的是提前配种时,应该有计划地进行配种,使用同一只公兔配种,而且这一只公兔与两只母兔均没有血缘关系。

  第五,足够的数量。比如说,比较5只种公兔,仅仅看体重、体型、被毛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让他们同时配种,有足够的母兔,看后代表现。仅仅一胎的成绩不能说明问题,胎数越多,选种的准确性越大。

  2、饲料和营养 饲料和营养是生产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笔者经验:统一营养标准,科学设计饲料配方,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的三关键。在营养标准中,我们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验研究,参考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制定了獭兔不同生理阶段营养推荐量;在配方设计时,根据不同地区饲料资源特点,采用电脑+人脑技术,为重点饲料厂和养兔户设计全价日粮配方,特别是推荐了我们研制的高科技兔专用饲料添加剂三件宝:兔乐(兔用预混料)、球净(抗球虫制剂)、复合酶以及防治腹泻、降低兔舍臭味的微生态制剂一生态素;在原料质量控制方面,特别强调三控制:粗饲料的真菌毒素控制、豆类饲料的抗营养因子控制和有毒饲料(如棉粕、菜籽粕)的用量控制,以保证獭兔生产的安全性。在此提醒大家,在没有配方设计技术和原料控制及购买能力的兔场,最好使用信誉度较高的商品饲料。这样不自己配料经济上可能更合算,效果更好。

     表2獭兔不同生理阶段营养推荐量

项目
1-3月龄生长獭兔
4月-出栏商品兔
哺乳兔
妊娠兔
维持兔

消化能(兆焦/千克)
10.46
9~10.46
10.46
9~10.46
9.0

粗脂肪(%)
3
3
3
3
3

粗纤维(%)
12~13
13~15
12~14
14~16
15~8

粗蛋白(%)
17~17.5
15~16
17~18
15~16
13

赖氨酸(%)
0.80
0.65
0.90
0.60
0.40

含硫氨基酸(%)
0.60
0.60
0.60
0.50
0.40

钙(%)
0.85
0.65
1.10
0.80
0.40

磷(%)
0.40
0.35
0.70
0.45
0.30

食盐(%)
0.3~0.5
0.3~0.5
0.3~0.5
0.3~0.5
0.3~0.5

铁(毫克/千克)
70
50
100
50
50

铜(毫克/千克)
20
10
20
10
5

锌(毫克/千克)
70
70
70
70
25

锰(毫克/千克)
10
4
10
4
2.5

钴(毫克/千克)
0.15
0.10
0.15
0.10
0.10

碘(毫克/千克)
0.20
0.20
0.20
0.20
0.10

硒(毫克/千克)
0.25
0.20
0.20
0.20
0.10

维生素A(国际单位)
10000
8000
12000
12000
5000

维生素D(国际单位)
900
900
900
900
900

维生素E(毫克/千克)
50
50
50
50
25

维生素K(毫克/千克)
2
2
2
2
0

硫胺素(毫克/千克)
2
0
2
0
0

核黄素(毫克/千克)
6
0
6
0
0

泛酸(毫克/千克)
50
20
50
20
0

吡哆醇(毫克/千克)
2
2
2
0
0

维生素B12(毫克/千克)
0.02
0.01
0.02
0.01
0

烟酸(毫克/千克)
50
50
50
50
0

胆碱(毫克/千克)
1000
1000
1000
1000
0

生物素(毫克/千克)
0.2
0.2
0.2
0.2
0


  3.繁殖技术 在繁殖技术环节上,养殖场(户)出现较多的问题。如有的兔场的繁殖率很高,但成活率很低,而有的兔场繁殖率和成活率均较低。我们分析了以上两种情况的原因,第一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小规模家庭兔场,受胎率和产仔数均很高,但问题在于繁殖胎数控制不利和每胎留仔兔数量过多(产多少留多少),造成繁殖得越多,死亡得越多;第二种情况主要是规模较大的兔场和新上养殖场,缺乏管理经验。尤其是夏季高温造成公兔睾丸受到损伤,导致秋季和初冬配种受胎率低。据此,我们针对河北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年产胎数控制6胎以内、胎留仔数控制(一般控制在7只以内,根据每只母兔的母性和泌乳能力确定育仔数)和夏季公兔饲养环境的温度控制,即三控制关键技术,取得较好效果。

  4、疾病防治 疾病是一些兔场的难题,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疾病的控制不利,即将主要精力放在治疗,没有抓住预防这一关键技术环节;盲目用药也是造成疾病多发的原因。对此,制定了三步曲的综合防病方案:

  (1)加强卫生管理 主要是饲料卫生、饮水卫生、笼具卫生、环境卫生和人员卫生。注意通风和湿度的控制;

  关于清粪问题:是否越勤越好?有的兔场7天清一次粪,结果不清粪不发病,一清粪就闹病,原因在于拿着扫帚乱划拉,使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了整个兔舍。清粪不在于次数多少,更要讲究清粪的技巧--杜绝污染。

  关于消毒问题:是否越勤越好?有的兔场一天消毒1~2次,结果越消毒疾病越严重。每次消毒都对养兔是一种应激,一般化学药物的气味对鼻腔粘膜的刺激导致鼻炎发生,消毒要消到点上:踏板、料槽、饮水器、产箱、垫草等,即养兔的生活小环境对其健康影响最大。

  鼻炎发生与通风有直接关系,与湿度高度相关。高湿和通风不良是发生传染性鼻炎的两大诱因。

  我国几个集约化兔场倒闭的主要原因是皮肤真菌病,关键是没有解决好湿度问题。

  人员卫生消毒不要走马观花。手、脚、头是重点,从紫外灯前走一下不解决任何问题。

  (2)贯彻以防为主 笔者认为,兔场要重视防病,淡化治病。即树立防病不见病,见病不治病的理念。主要抓好主动免疫和药物预防两个环节。简化免疫程序,一般兔场仅注射一种疫苗--兔瘟疫苗;规模兔场,注射2~3种疫苗,即另外注射巴氏一波氏二联苗(仅注射巴氏杆菌疫苗基本无效)、魏氏梭菌疫苗;对于没有疫苗控制的疾病,采取药物预防,首先推荐无公害的生物药物。尤其在预防腹泻病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收到较好的效果。

  (3)控制主要疾病 将兔瘟、球虫病、腹泻病列为主要控制对象。这三种疾病得到控制,养兔50%以上的死亡率即可避免。

  以上是怎样生产出好兔子的关键技术环节。但是真正产生好兔皮还需要两个环节:屠宰时间和兔皮保管。根据獭兔被毛生长规律,以5-6月龄屠宰最适宜,过早和过晚均影响皮张质量。兔皮如何保管,有关资料很多,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

  (三)重视信息-资金-市场-加工

  记得在西安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著名学者扬州大学王义华老师的大会发言,其大意是:未来兔业发展的方向网络十资金。其很有前展性。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传递途径受到全球的青睐,正在发挥并且越来发挥越大的作用。我们每个从事养兔的同仁,应该认识到这一点,重视这一点和利用这一点。我前年去临漳县,有个高中毕业生在家里养兔,半年盈利10多万元。他说,我没有外出,在网络上发出供货信息,在家里就完成了种兔和兔皮的销售。收购者自动上门收购,省钱、省力、省时,少花钱,办大事,避免上当受骗;有的人问我,谷老师,我有事给您写信行吗?我说不行。为什么?一是我没有时间,二是5年我基本没有写过信,都是通过网页的论坛、电子邮件或QQ进行交流。上网并不难,要克服畏难情绪。一旦利用了网络,将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信息和效益。

  我讲:我国的獭兔养殖业起步晚,发展快,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种兔质量和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我曾经说过,獭兔不同于肉兔,没有较高的营养水平和全价配合饲料的投入是不会养好兔、产好皮的。从这一角度讲:獭兔不是理想的脱贫项目。我看到,很多獭兔养殖场笼具凑凑乎乎,场地凑凑乎乎,饲料凑凑乎乎,种兔凑凑乎乎。养兔多年,没有增加投入,没有任何发展。家养三只兔,解决油盐醋的时代已经过去,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是獭兔业发展的方向。没有资金的投入,没有产业化的运作,很难发展壮大。

  市场问题受到大家的关注。因为它关系到产品的销路、产品价格和未来的走向。我们饲养的獭 兔,最终要到市场去销售商品-活兔或兔皮。商品生产,不能没有市场,不可能离开市场。因此,我们要关心市场、研究市场和利用市场。今天大家参加这次会议,也是接触市场、了解市场的好机会,同时又是交流信息、了解信息的好途径。

  笔者多次提出,中国兔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化,而产业化的重点在龙头,产业化的关键在于产品的深加工。加工是獭兔业的后续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产业链条,没有加工,就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某种角度说加工决定獭兔业的前途和未来。加工不仅仅包括兔皮和兔肉的加工,内脏和副产品的加工利用潜力巨大。加工需要高科技,需要跨行业联合,需要巨资的投入。谁在产品开发方面先行一步,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就会获取丰厚的回报。希望有志气、有远见的企业家,投身兔业的加工,其前景无量。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兔业,特别是獭兔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是全国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一些国家级和地方性的群众团体在中国兔业的发展中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些老专家、老领导、老先生,尽管年龄已经60-70岁,甚至70-80岁,仍然为中国兔业的发展在组织协调,在奔波、在呼吁和呐喊。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称道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让我们团结起来,为中国兔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新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QQ8818--0017|存为桌面|手机版|兔毛论坛 ( 鲁ICP备07001389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37091102000152

GMT+8, 2024-9-22 01:32

Powered by www.tumao.com.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