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毛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兔肝片吸虫病

[复制链接]

1820

主题

1821

帖子

5528

积分

版主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金币
5527
注册时间
2011-4-22
最后登录
2017-8-2
在线时间
281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14 01:4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为世界性分布,多见于反刍动物,兔也可被寄生,特别是以青饲料为主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可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病原及生活史
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长20—35 毫米,宽5—13毫米,柳叶状,腹背扁平。
成虫在肝脏的胆管中产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最后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附着在水草上形成感染性囊蚴。兔吃了带有感染性囊蚴的草而被感染。童虫在小肠内脱囊而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然后穿过肝包膜、肝实质进胆管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3—4个月。成虫可寄生3—5年。
二、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低洼和沼泽地区和多雨的年份。兔的发病主要是饲喂了在水边生长的含有囊蚴的青草所致。囊蚴圆形、极小、直径0.8毫米,肉眼不易见到,主要附着在各种水草叶茎上,以水面附近最多。囊蚴在潮湿的干草和水内能存活3—5个月以上,在干燥及直射阳光下3—4周死亡。
三、致病作用与症状
肝片吸虫的童虫在肝组织内移行,可造成肝脏出血和急性炎症;寄生在胆管可造成胆管壁粗糙增厚,呈绳索样凸出于肝脏表面,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消化功能;与宿主争夺营养,造成消瘦、贫血;分泌毒素加重慢性胆囊炎和慢性肝炎以及贫血症状。
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开始有体温升高,病兔突然发病,精神沉郁,贫血、腹痛、腹泻、黄疸,很快死亡。慢性期主要是消化紊乱,便秘腹泻交替,进行性消瘦,严重贫血,颌下、眼睑、胸下水肿明显,经1—2个月死于恶病质。
四、诊断
根据进行性消瘦、贫血、水肿、消化紊乱等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可初步怀疑本病。粪检查到虫卵或剖检在肝脏胆管中查到多量的虫体可以确诊。
五、防治
最好的预防办法是不用沟塘、河边的水草、青草喂兔,如不得已需要喂,最好的消毒办法是青贮发酵后喂。也可药物定期驱虫来预防,可一年2次。
治疗和预防的驱虫药物为:①蛭得净(溴酚磷)对童虫、成虫均有效。按10—15毫克/千克体重给药,1次口服。②丙硫咪唑,对成虫有效,童虫作用较差,按15—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③碘醚柳胺,对童虫和成虫均有效,用量参照药品说明书。④硝氯酚,按3—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肝表面有条索状突起,为扩张的胆管(固定标本)(原图:范国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QQ8818--0017|存为桌面|手机版|兔毛论坛 ( 鲁ICP备07001389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37091102000152

GMT+8, 2024-7-1 05:23

Powered by www.tumao.com.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