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与流行病学 该病病原为传染性口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口腔黏膜坏死组织和唾液中,自然感染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1~3月龄的幼兔易感,尤其是断奶后1~2周龄的幼兔最易感,成年兔很少发病,其它动物一般不受感染。该病的传染原是病兔,由于病兔口腔分泌物及坏死黏膜含有大量病毒而污染饮水、饲料,易感兔采食污染的饮水、饲料后,通过舌、嘴唇和口腔黏膜而造成感染。另外,喂给霉烂饲料而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采食尖刺或发硬饲料而引起口腔黏膜损伤,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困。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5~7天。病初口腔黏膜潮红、充血,随后在唇、舌、硬颚及口腔黏膜出现粟粒大至扁豆大充满纤维素性浆液的水疱,进而转变成白色或灰色的小脓庖,不久脓庖破溃形成烂斑和溃疡,同时大量流涎。如继发细菌性感染,则引起口腔黏膜、唇、舌坏死,伴有恶臭。随着大量唾液顺口角流出,嘴、脸、颈、胸部被毛和前爪,经常被流涎沾湿,绒毛粘成一片。局部皮肤由于经常浸湿和刺激,而发生炎症和脱毛,有时外生殖器也可见到类似水疱或烂斑。
由于口腔损害和大量流涎,而大量丧失水分、粘液蛋白和某些代谢产物,使病兔出现消化不良,咀嚼小心,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腹泻、消瘦和体温升高,发病后期瘫痪、侧卧不起,终因过度衰弱而死亡。病程2~10天不等,死亡率在50%以上。
病理变化及诊断 剖检时除临床可见病理变化外,咽喉有大量泡沫样液,唾液腺轻度红肿,胃扩张充满粘液,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即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应注意与化学刺激剂、有毒植物、霉菌污染饲料引起的口炎相鉴别。其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传染性,故必要时可作易感动物试验而确诊。
防制措施 目前本病尚无疫苗和特异疗法,可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控制继发感染和对症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特别要加强卫生防疫措施,防止引进病兔。若兔群中发现流涎时,应立即隔离病兔,进行治疗。同时对兔舍、兔笼和用具等,用1%~2%氢氧化钠溶液或20%热草木灰水消毒;对可疑兔,可内服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公斤体重0.1克,每日1次,连续数日,进行药物预防。
对发病兔应局部治疗和控制继发感染相结合。局部治疗时可先用防腐消毒药液(如2%硼酸溶液、2%明矾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1%盐水等)冲洗口腔,然后涂擦或撒布消炎药剂(如碘甘油、黄芩粉、冰硼散)。也可涂布调成粥状的四环素(把四环素片研细,加水调成粥状,成兔用0.5克)或明矾粉与少量白糖的混合剂等。
为控制继发感染,可配合抗菌药物进行全身治疗,如内服磺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公斤体重0.2~0.5克,每日1次,连用数日,也可用紫花地丁、大青叶、鸭跖草,配合少量桔皮作为饲料喂给;用中药双花、野菊花煎水后,拌饲料中喂食,也可进行预防和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