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毛论坛

标题: 现在农村缺的是养兔人才 [打印本页]

作者: 养兔    时间: 2017-7-28 21:06
标题: 现在农村缺的是养兔人才
乡村“财神爷”处境尴尬——贵州省贵阳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现状调查

  作者:刘久锋;肖克
  
  李天伦是贵州省开阳县远近有名的科技示范户。几年前,李天伦凭借刚学会的肉兔生态养殖技术,买了几十只种兔在家里试养,不到一年时间,养兔规模就从几十只发展到上千只。目前,李天伦成立的天伦兔业公司已建立6个肉兔养殖基地,辐射带动300农户,人均增收1000余元。李天伦的个人资产也由2000年的几万元迅速增长到300多万元。
  
  在贵阳农村,随着越来越多像李天伦这样依靠农业科技发家的“致富明星”不断涌现,农业科技也日益成为农民手中的“香饽饽”。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那些被纯朴的村民们称为“财神爷”,为广大农村播种“致富种子”的农业科技人才却面临着尴尬的处境。
  
  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据
  
  了解,目前贵阳市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然而,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尤其缺乏符合贵阳市喀斯特地区环保农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城郊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人才。而具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高端人才更是严重匮乏。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市涉农部门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062名,占全市农业人口总数的0.018%,仅占全市各类人才总数的1.4%。息烽县作为贵阳农业大县,共有农业人口20余万,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科技人才仅有16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0.08%。
  
  目前,花卉产业正成为贵阳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花卉培育等方面的高端科技人才却相当匮乏,部分核心技术缺乏研发能力。据白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贵阳市种植花木的核心种苗技术至今还需要到外地购买,不但增加了花农的种植成本,而且花卉生产还受制于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基层农技人员极不稳定记
  
  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基层农技人员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不少基层农技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少人还跳出“农门”,弃科从政、弃科经商。
  
  同时,农村基层一线科技人员明显不足,乡镇农业服务中心40%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记者在贵阳某乡农业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总共有编制11名,但只有一名是农学专业的技术人员,其他10人全是财会、教育等非农业专业人员。据市政协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贵阳农业科技人才中,在乡镇工作的只有974人,仅占全市农业科技人总数的31.8%。同时,全市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中,真正在乡镇基层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人员还不到20%。
  
  此外,由于基层农技人员缺乏再培训的机会,不少基层农技人员队伍面临“知识老化”问题。“每次单位组织工作人员外出学习,都很少考虑让农业科技人员参加,甚至连上级部门安排对农技人员的各类培训,都被以各种理由推诿掉。有些农技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几十年,都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采访中不少基层农技人员沮丧地告诉记者。
  
  农技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那么,如何留住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如何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贵阳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呢?
  
  对此,业内人士提出首先要通过增加基层农技人员的补贴标准、职称评聘向基层和中青年骨干倾斜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业内人士还建议,通过制定和落实引进农业科技人才、鼓励现有农业科技人才创业服务的优惠政策,根据贵阳农业发展需要,择优录用大中专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的学生,为贵阳农业科技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着重引进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农产品加工、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方面急需的中、高级农业科技人才。
  
  贵阳市农业局负责人指出,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搞好农科教结合,搭建一个能够让农技人员学习交流、施展才华的新平台。争取一些农业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持。同时,各级政府通过帮助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农民组织之间建立联系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欢迎光临 兔毛论坛 (http://tumao.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