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实施种草养畜科技扶贫示范县项目为契机,倾力打造年产1000万只肉兔生产加工基地,把小兔子做成大产业,破解该县库区产业空虚难题。目前该项目已顺利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2007年,全县出栏肉兔387万只,产值达到1.03亿元,养兔户户均增收246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一、突出环境优化,从发展上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扶贫办、畜牧兽医局、商委、发改委、财政局、移民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肉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兔业发展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指挥,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对肉兔产业的组织和服务。二是制定政策扶持。县上专门出台了《开县肉兔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关于加快肉兔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明确把肉兔产业作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重头戏来抓,对养殖大户、养殖小区、龙头企业实行以奖代补,对项目乡镇街道制定了系列奖惩办法。三是给予资金保障。从2007年起,开县从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中每年安排300万元建立肉兔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对养殖场、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人畜饮水、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建设上,优先与肉兔产业发展配套,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四是强化信息服务。县兔业发展办公室、县扶贫办、县畜牧兽医局等部门多次组织力量到山东省、成都市、重庆市壁山县等地参加兔业发展信息技术交流活动,多渠道了解、掌握市场行情和发展趋势,指导全县肉兔产业发展。
二、突出项目带动,从思路上引。2007年,开县县委、县政府整合种草养畜科技扶贫示范县(肉兔)项目及县财政配套专项资金共计800多万元,推进优质肉兔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建设。项目由重庆市聚鑫兔业有限公司新建1个肉兔核心原种场,建笼位3万个,种兔规模3000只,年生产合格种兔3万只,为二级扩繁场及规模场户提供种源;在镇安、大德等10个乡镇建设肉兔养殖基地,建基础母兔500只、圈舍面积1000㎡、笼位2000个的扩繁场10个;全县建设肉兔养殖小区50个,人工种草10万亩,扶持发展存栏母兔20只以上养兔户1万户,户平存栏母兔50只以上示范户1000户。产业的开发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业主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采用"公司+ 基地+ 加工+ 市场" 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按照国家进出口检验总局出口加工用肉兔养殖要求,实行"六统一"规范性管理与发展,即统一规范建设、统一供应种兔、统一供应药物、统一防疫消毒、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收购加工,所产出的肉兔将直接达到出口标准,从而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出口肉兔生产加工基地。到2010年,实现年出栏优质肉兔1000万只,产值达到3亿元,利税2000万元,解决2万名贫困人口和移民的就业。
三、突出技术培训,从服务上帮。县畜牧兽医局确定了1名局领导专抓肉兔产业发展工作,各乡镇街道畜牧兽医站落实了1—2名技术人员负责所在乡镇街道的技术服务工作,每个养兔大户有1名挂牌兽医负责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以“三推四防五改”为主要内容的优质商品肉兔生产配套技术,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2007年以来,采取“送”(培)、“请”(专家)、“派”(外派)等方式,先后聘请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养兔专家来开县进行技术指导和授课8次,组织县、乡镇、村三级现场集中培训及远程视频培训20余次,受训人员达13000人次。县兔业发展办公室与聚鑫兔业有限公司合作编印《肉兔养殖技术问答》资料1万册,刻制肉兔养殖技术VCD光盘1000套(10片/张),分送到二级扩繁场和养兔示范户手中。目前,正在筹建开县兔业网站、开县兔业信息报。
四、突出市场营销,从加工上保。一是抓好产品深加工。为解决肉兔销售渠道,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与青岛中远大国际贸易公司联合投资新建高标准的肉兔加工线,具有年屠宰肉兔500万只,冷冻容量1000吨,加工冻兔肉4000吨,其中出口2000吨以上的能力。二是组建开县兔业协会。由县兔业发展办公室为发起人,以养兔大户为主成立 “开县兔业协会”,发展会员1300余户,辐射铁桥、临江等26个乡镇,协会为会员提供优良兔种、市场信息、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等产业服务,并与龙头企业签订肉兔购销协议,逐步将肉兔生产引向订单农业,从而形成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兔业产业链,带动千家万户发展。三是不断探索肉兔发展新机制。引导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聚鑫兔业有限公司、开县种兔场等畜牧业生产主体与县内养兔农户开展广泛合作,初步形成种兔场、饲料厂、加工企业、协会与农户“五方合作”雏形。通过实行统一购买种兔、饲料等生产资料优惠让利、保护价收购出栏达标肉兔保利、龙头企业通过协会二次返利、统一养殖技术和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增利等方式,以利益纽带调动各方积极性,有效破解资金、市场和风险对肉兔发展的制约 |
|